WS@e|MDe
今晚独坐灯下浏览报纸,看到《中国煤炭报》时心中有几份莫名的冲动,而时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20多年前。 56XZMNR3n
20多年前,我在大屯公司龙东矿的东风井住过一段时间,那时整个矿井正在建设中,四周除了芦苇便是农田,文化生活单调得很,便经常去队部找一些旧书报来打发时光,办事员王炳录师傅给我一份《中国煤炭报》,告诉我这是咱们煤矿工人的报纸,同时鼓励我学习写作,其实那时我对写作一无所知,但从那时起我对《中国煤炭报》便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愫。尤其后来发生的几件事,让我终身难忘。 XhVXkUx|
第一件事是1989年11月我们矿投产前夕,彭玉敬老师来矿采访,彭老师一点没有架子,住简易的招待所,吃大食堂的饭菜,到井下和工人一起谈心,那情形至今历历在目。 9W+;kwI
第二件事是1999年4月中国煤炭报委派常炳林和张洁老师来大屯龙东采风。记得那次到矿上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在书记办公室坐了一会儿,张洁老师提出要下井看看,常老师则提出找几个人谈心。领导安排我陪张洁老师下井,到当时的掘进四队、中央水泵房、一号皮带、主井下仓口等,张老师每拍一张照片都十分认真。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一起谈了很多话题,张洁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当年因为不能喝酒不敢去东北老丈母娘家的趣事。他说,那时为了早一点去东北,便天天和朋友一起练习喝二锅头,后来感觉差不多能喝点了,便随女友回东北,结果还是醉了。也因此一再推迟婚事,以至后来有了女儿,给女儿取名“张晚”,逗得我们开怀大笑。“工作时必须一丝不苟,休闲时充分享受快乐。”这便是张洁老师给我的启示。常老师不爱说话,但工作严谨、作风朴实,后来回到北京还曾为几个数字打电话来询问,其认真精神可见。再后来听说他已退休,但经常能从报上读到他对煤炭行业的一些深度报道。 <\qC]#.
第三件事是2004年5月份,那时我在中煤集团公司借用,有一天上午,当时的中煤集团党委工作部部长张少平接待了一位客人,四方脸,戴一副的眼镜,头发有一点卷,张部长让我给客人倒杯水,当时把水递给他时,他很客气,连说谢谢。走后我才知道他就是《中国煤炭报》的崔涛老师,而且就在中煤集团公司附近的和平里。我特喜欢他写的经济类评论,大多贴近煤矿,但那些深奥的知识在他的笔下生动活泼且通俗易懂。2005年6月份,他应徐州记者站的邀请到龙东矿采访有关党代会常任制的事情,在办公楼下见到我时,他冲我一笑说,我们见过。我一时竟然没有想起来,到楼上后才回想起来,心中涌起一份感动,一个基层煤矿的工作人员,他竟如此上心。之后他认真听取了当时党委书记刘潮同志的汇报,仔细看材料,到区队和党员谈心,回北京后文章很快便见了报。之后我通过短信、邮箱联络过几次,他依然那样的客气和谦虚,而那时他早已是《中国煤炭报》的副总编。 MjbbBu=?
冬去春来,不经意间我已经从小伙子步入中年,当年我住过的东风井已经成为塌陷区,但其间我与《中国煤炭报》的这份情素却与时俱增,时时催我不断学习,勤于练笔,也因此从基层调到机关从事文字工作,更主要的是通过与《中国煤炭报》老师的接触,让我深深懂得了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快乐,这是我今生最宝贵的财富。 游庆来 y}O8"57
KI
|
一共有 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