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4 - 3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 2024 - 3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8-09-21

世间渐无编辑家

转自2008-09-19《工人日报》, 作者:王国华
       
      不是忽然想到编辑家这个词的。我最近读了一些书,注意到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很多作家、学者都曾兼职做过编辑,而且颇闹出些名堂。鲁迅、茅盾、巴金、林语堂、叶圣陶、顾颉刚、吴宓等等,本身怀有长技,同时又*作报刊,呼风唤雨。另有夏丏尊、邹韬奋、孙伏园、靳以、储安平、李小峰等人,其作为编辑的身份都十分响亮,称之为“家”,咸所认同。“编辑家”这个词,很难给出完整的定义,但起码应具备一些要素,比如,专业知识精深,视野宽泛博大;是一个出版社、一份报刊或者一个栏目的主持者(精神核心),且该出版社、该报刊或者该栏目在读者中有一定影响;周围团结了一批可以形成影响的作者,且与作者有着良好的互动;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即使离开一个地方,换到另外一个地方,作者和读者也都会跟着走,风格能够延续不变。 \mS*vFe3  
     
      整理古籍、珍本,归纳当今文化重点,诚是编辑家的任务之一,如孔子之于《春秋》、《尚书》,如鲁迅参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但“编辑家”之存废,最明显的表现还是在和作者的关系上。茅盾编辑《小说月报》时,每遇新人的佳作,必亲加按语给予肯定;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了14年,写稿、看稿、编辑外,亲自校对,跑印刷厂。胡风编辑《七月》和《希望》杂志,培养了路翎、彭柏山、阿垅、邹荻帆、彭燕郊、绿原等大批年轻人,结成终生友谊,这些朋友即使在他最困苦的时候,也不曾落井下石。 JKYx_Vt9  
       
      这样的编辑作者关系中,编辑成就了作者,作者也成就了编辑,双方都不愧对“家”字。而前些日子在一个撰稿人集中的网站上,恰好看到有作者发帖子愤怒声讨编辑。他说通过技术手段查到,自己用电子信箱发过去的稿子,编辑并没有看,直接删掉了———这样的编辑太不负责。我觉得很好笑。怎么叫不负责呢,如果这个编辑主持的版面很糟糕,他的领导会说他不负责,可以扣他的工资;读者说他不负责,可以拒订该刊。作者却无权因为自己的稿子没被看而说他不负责。举一个例子,你到商场买东西,必须挨个儿看一遍,问一遍价格吗?顾客可不可以不问价,目不斜视地走过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编辑的做法就没有问题。这是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作者和编辑,几乎就是纯粹买卖关系,你的稿子给我,我用了以后给你稿费,如此而已,再无其它。发到编辑信箱里的稿子,是作者主动上门推销的商品,不是人家订的货物。看不看货,买不买货,全是买主说了算。再者,你自认为是茅台,可有人偏偏喜欢小烧,不喜欢茅台,这有错吗?茅台酒虽然好喝,有时候也要在柜台上一摆几个月,无人问津,如不积极推销,极有可能砸在自己手里。这就是买方市场的残酷。双方都按市场规律说话。当然,并非说编辑不需要作者,但作者队伍够用就行了,不可能无限扩大,选谁不选谁,权利在编辑手中。 N_~]`9j<n  
       
        编辑给作者修改稿件,提出意见,扶掖后进,在以前似乎天经地义,今天的编辑却没有这样的责任。为什么编辑们的耐心一代更比一代低?再进一步问,当年的编辑家为人作嫁,仅仅靠奉献精神支撑吗?非也,这不是发扬风格的事。追究起来,当年编辑家都有理想主义的一面,为了某种理想,某个目标,他们宁可忍饥挨饿,生活上受点苦更无所谓了。像胡风主编《七月》、《希望》等杂志,都是自筹资金给作者发稿费。做编辑工作时,他们沙里淘金,或是基于一种责任感,要为新人新作开绿灯,或者干脆就是为了在自然来稿中发现同道,以便结成同盟。而投稿者除了稿费外,也真是有话要说,要表达出点什么来,对社会造成点什么影响。在这里,文字起码是一种高尚的东西,不仅仅换钱,还能承载微言大义。今天我们接触到的编辑、作者,大多只为稻粱谋而已。为稻粱谋没有罪,起码比偷盗抢劫好,但只为稻粱谋者,就要遵循为稻粱谋的规则。转换观念,接受现实。我们身边肯定有怀揣梦想的编辑,也一定有怀揣梦想的作者,但就怕剃头挑子一头热,理想主义者碰到文字商人,道不同不与之谋,你就是个卖稿的或者买稿的,他跟你有什么话讲?只有双方都是理想主义者时,才能碰撞出火花,编辑如获至宝,手把手地传授;作者虚心请教,对编辑的指导感恩在心,也只有如此,才能产生编辑家和编辑家引领下的学者、作家。 Id"=]0\  
     
        所以,编辑家的日渐缺失,首先是理想主义的缺失。 N 9PaV G+  
       
      传播技术上的改变,也正在为编辑家们挖掘坟墓。以前的出版社啦、报刊啦,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资源稀缺,渠道有限,作者们要想有所为,首先需跳过编辑这道门槛。对于编辑来说,*纵了信息发布权,就有了指点江山的资本。编辑家们为了让自己的报刊、栏目更好看,常常对来稿进行修改润色。而在网络越来越便捷的今天,信息发布者可以迅速地直达受众终端,到论坛上贴一个帖子,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沟通无极限。设想,当年明月若是把《明朝那些事儿》送到出版社投稿,再碰到个“不负责”的编辑,后果会怎样?比起来,直接拿到网上去接受读者的验证,就方便多了。这样一看,编辑的收集、整理、加工、扶持功能的确在日渐消失。不久前和编辑家张昌华通了两个电话,他说自己不会发Email,没有手机。昌华先生生于1944年,是资深文学编辑,曾任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和很多文坛老人有所往来。我把他的坚持看做是老编辑家们对渐渐兴起的信息渠道的抗争。问题是,多年以后,书籍、报刊还能不能存在下去,存在多长时间,真不好说。如果这样的载体没有了,作为信息中转者,原先的编辑或许会转化为一个称职的“斑竹”,一个认真的网站管理员,但就不要提“编辑家”这个词了。 '5[E]oWiG|  
       
        编辑家是什么?是精神导师,是指引道路的明灯。 vV4 /]vFXh  
       
        他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类别: 采集 |  评论(0) |  浏览(38743)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