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B\$4H@>
IAA|+A*
江滩边的弃老洞 z%X&kFBy0
\oKYaC
时至今日,还没有哪位考古学家能够实证出汉民族孝文化的源头。既然源头无可考证,那就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汉民族与生俱来就是在孝文化的浸润之中。一定有一个节点,那之前是野蛮的、原始的、非伦理的,那之后才是父慈子孝,“父母在,不远游”。 2Sq[| 9
9~"E,yX4
可那个节点在哪里呢?历史从来就不是黑白分明的。也许那个节点仅仅是我一厢情愿的推测或想象而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中国孝文化以绝对主流的江河之势奔涌于历史之中时,它的背后一定有我们所忽略的诸多细节和暗角,它们沉默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c|`H+ 6o
/+;U+]oHX
从湖北十堰市区出发,沿209国道北行,到柳陂镇后,向西转上郧县汉江南岸的“沿江公路”,由此到辽瓦后,再由辽瓦前行二十多里后,才能到郧县五峰乡大树桠村花栎湾。我之所以历尽波折寻找花栎湾,是因为当地人告诉我花栎湾一带有成群的“弃老洞”(也叫“寄死窑”、“自死窑”、“老人洞”等)。 *eI<CC: O
.[<XI)
:j
在前往花栎湾的路上,黄绍坚采访了几位村民。1967年出生的郧县柳陂镇西流村陈家坡村民陈绪胜说,他家在汉江台地上,房基底下几十米的汉江边,就有一座“弃老洞”,建在离汉江水面不远的石壁上,“现在还在,洞口下面是正方形,上面是弧形,洞口宽、高各1米左右,深度不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