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低,负担重,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对未来有什么盼望?记者走访了几位低收入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这是广大百姓的心声,也是我们始终如一的关切。 NUw8L%
本期重点锁定低收入群体,对他们的收支状况、生活水平、日常负担、消费能力等予以真实再现,并试就“如何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等难题进行探讨。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低收入群体,有更多的好政策惠及低收入群体。 :7SdY!f
——编者 h uWT
哈尔滨社区工作者王凯——隆冬时节,哈尔滨市南岗区奋斗街道办事处分部社区的残协委员王凯穿梭在社区173户残疾人家庭之间,查室温、问难事、解烦忧。“他们中有38户低保户,是我服务的重点。” Fn&H d_~
“水果都是买别人挑剩下的” -{}S>Y!
.&*i|'"w
王凯38岁,2004年下岗,腿有残疾,至今独身,与退休父母住在一起。2006年,通过市残联的培训、考试、面试,他从“五选一”的竞争中胜出,获得社区残协委员这一公益性岗位。扣除养老、医保“两险”,当时月工资有420多元。去年7月涨工资,目前每月工资529元。 A~J#r@dc
家庭生活是拮据的。父母退休金共1600元,父亲月初领工资后第一件事是交水、电、煤气和电话费,再买米、面、油,这样就出账700多元。母亲有糖尿病,每天得打胰岛素,父亲有高血压、冠心病,老两口吃药每月又得支出近600元。再算上其他一些零星开支,收入所剩无几,“水果都是买别人挑剩下的。” 'D8i+%I
为补贴家用,王凯每月只留200元零花,剩下的全交了生活费。他无奈地憨笑,说自己是“月光族”,没有哪个姑娘会看上。“如果找个残疾人,两人收入都低,以后养活孩子也是问题”,王凯说不清自己到底是想成家,还是怕成家。 Xao88L!
收入低,活可不少。今年,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给重症残疾人办免费医保、中秋节发爱心购物卡……桩桩件件可忙坏了这位社区的唯一残协委员。有时,看着一些残疾低保户“每月不干啥,还能拿300元低保金”,一些服务对象比自己生活还宽裕,他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我这活儿,收入该在1000至1500元之间才合适。”奋斗街道办副主任赵晓春介绍,尽管近年国家对民生投入空前加大,但受地方财力所限,大幅提高社工工资仍不现实。该办事处今年综合社会类工作业绩在全省排名第一,社工们是靠着觉悟和感情在干,“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与所得的收入不成正比。” n#Fg;I
呼和浩特环卫工人康占元—— iK+9)b
“我们以后老了、病了该怎么办?” qK_,#HW
12月13日下午6点半,夜幕降临的呼和浩特市寒气逼人。康占元最后清扫完负责的路段后,推着装运垃圾的小车下班回到住所。这是一个居民小区门房,在此负责打扫小区卫生和看门的老伴康翠莲,已做好饭等他回家。 2H{v3;}
这一天康占元老两口的晚饭又是馒头和土豆炖白菜。“冬天菜价太高,舍不得买,这点土豆、白菜是我们的冬储菜,够吃一个冬天了。”老两口搬到呼市的4年间,只下过两次饭馆,也都是亲戚过来请客。 M~J)8,?(n
康占元和康翠莲2006年跟着4个儿女从老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来到呼市。因为儿女们都在工地打工为生,没能力赡养老人,老两口便在呼市一个居民小区找到一份看门的工作,住在门房,每月收入400元。半年后小区居委会给康占元找了这份环卫工人的工作。 b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