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修辞手中国 U,APXuF
古典诗词讲究意蕴含蓄、语言凝练,故诗人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创造意境,修辞手法的运当普遍的。今天我们先讲一部分,这部分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常用的。 >IxI7vaB
si!,(xx
1、夸张 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借以突出的某种特征,抒发作者某种强烈情感的修辞格式。这个大家要知道,夸张并不是夸大事物的特征,有时候还可以缩小事物的特征。 22sB4|O
U-?"v
千里莺啼绿映红,还有白发三千丈 I/Y-Ha
8AU%=cv\
这些都是夸张的手法,千里莺啼,这个是绝对听不到的。同样白发也不可能有三千丈这么长。 R2' Fl;{
u[?!3@a]C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个也是夸张的手法。 'P;G:@ju
,Uju
*-0
夸张还有时候会借助一些贴切的比喻,来具体的阐述某一主题。例如,元代无名氏的一篇作品,就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讽刺了一个吝啬鬼。无名氏的《嘲贪汉》,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着用。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竞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 o`i5!@]
x
=[j.
有个故事,说的是苏轼和苏小妹互相说笑的。我给大家讲下。 /if-,S
`r )SZIm
大家先看下,这样一首是诗: &M&;`$@D
#dKW-:sZ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j;wgWP
ja3$Y$l['
说,苏轼脸比较长,于是苏小妹开了个玩笑,说苏东坡“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这个就是用的夸张的手法。
d`[fm(_K
%^,_
M
苏小妹的额头比较高,所以苏东坡就反击道:“未出亭前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这个也是用的夸张的手法。 4Qam-sryM
[zkR/|r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诗人在运用夸张手法的时候,两个主要运用方向。 }}7tNZxG
NoI#v@3
第一、诗人在描写时使用的夸张 。这个主要用在写景,叙事方面。主要有两种体现方式。 !<R/,i
yP&c
=;
A、照形象描写 }1~
qTO-
@]5Y,Fg
例如 白发三千丈,又如:刚才我们说的千里莺啼句,也是的。三千尺这句也是,这个都是按照无题形象去描写的。 "/G$Ri YL
"HJI;
c:
B、就是客观意想描写和主观意会相结合的夸张 d*Cl<10^-
eAg:-9=9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o;}?*
"S4FU\cu
“四十围”粗的树直径相当于七尺,而树高却达到了“二千尺”,如此一来,这棵树岂不是太细长了吗?这么细的树,怎么可能有两千尺这么高哈。 xzJ5 /]3
C7(Y$:n
其实,杜甫这里用的也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他是用“四十围”、“二千尺”这两个泛指的数字来形容古柏的又粗又高, 5] 0)Q>2 2
(5v
Y/aWw
8Rz!v*!
_/w.Ek8X
第二、夸张用在抒情上,也有两种常见的手法。 8+c.L #
N]}L-^py
A、 明写,例如 试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y**
Cl;$
dJmvsDu(R
是说,宫漏接通了大海,永远也滴不完。 A?Fv{
v
%J*l5e4
这样的例子很多 R -lv++b
g;d$}gF?N=
答:这个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是夸张。 N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