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4 - 4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 2024 - 4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7-07-22

高级蓝领代旭升

[font=times]自1972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完成革新成果70多项,55项获管理局和采油厂革新成果奖,8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为企业创经济效益6500余万元,多年来,他共带徒弟59名,有2名在全国采油工比赛中获奖,5名晋升为高级技师,29名晋升为技师,还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力地推动了油田的科技进步。近五年来,他先后荣获“东辛采油厂十佳职工”、“胜利石油管理局劳动模范”、“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东营市文明市民”、“首届胜利油田技能大奖”、“胜利油田杰出技能人才”、“胜利油田采油技能大师”、“胜利油田技术能手标兵”、“山东省职工自学成才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font] R/ *hW  
高 级 蓝 领 FaE:D(  
X(|<@ >e]A  
I*!,4q  
——记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代旭升 V2{Udjt!&  
'`;lb: x_  
三十多年来,无论是在艰苦的岁月里,还是相对安逸的今天,他始终攥紧学习的金钥匙,靠着理想和信念,跋涉在革新、创新、创造这片沃土上。 m2Dk3 ^8F  
——题记 mM b Y#s$  
SD gO_!  
引子 .\F~&9,  
t(9B 2Cd4;  
2003年12月14日,省城济南。 k 6%%r  
这一天,东辛采油二矿的高级工人技师代旭升,身披彩绸、胸戴红花,作为驻鲁特大型企业的代表,登上了山东省首届高级技能人才表彰大会的领奖台,接受了赵克志副省长颁发的荣誉证书,成为胜利油田第一位获得“全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荣誉称号的高级技能人才。 U>VD'@n:  
代旭升是激动的,作为油田40万职工的代表,代旭升也是兴奋的。他从一个初中毕业生,三十年如一日,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求知、创新的道路上苦苦跋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1972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完成革新成果70多项,55项获管理局和采油厂革新成果奖, 8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为企业创经济效益6500余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油田的科技进步。近五年来,他先后荣获“东辛采油厂十佳职工”、“胜利石油管理局劳动模范”、“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东营市文明市民”、“首届胜利油田技能大奖”、“胜利油田杰出技能人才”、“胜利油田采油技能大师”、“胜利油田技术能手标兵”、“山东省职工自学成才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代旭升,一个普通工人的名字,连同他的事迹被《胜利日报》、《中国石化报》、《山东工人报》等诸多媒体报道过,被认识和不认识的工友同事津津乐道着。 E=a> 2-H-  
人们不禁要问,代旭升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什么力量的支持使他爆发出如此巨大的潜能,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三十年如一日,顽强进取、不懈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攀越一个又一个高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超越? M\-Y[L)o  
追寻代旭升成长的足迹,你会发现,他的成功源自于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源自于一个工人对企业最朴素的情感,源自于他对自己的永不满足和自我超越。 qeJ{@  
d-ETYa0-  
EHN K/(&  
&9Js,:y(  
列宁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改变仅仅是从为了能上大班开始的。 !v?0y"K_  
1972年的寒冬,17岁的代旭升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坐上了一辆敞篷车,告别了美丽的故乡——青岛,一路颠簸着来到了胜利油田。 (dD!fE+7D  
当时,他是和800多年轻人一起被拉到胜利油田的。一些人在胜利采油厂下了车,而他却被汽车一直拉到荒凉偏远的永安油田采油16队当上了一名采油工,从此,他与采油结下了不解之缘。到的当天,天已经黑了,外面什么也看不清,只知道他们住的房子挺矮,半圆形,得弯腰才能进去,灯也不亮,看人模模糊糊,由于又困又乏,他还没来得及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q@ "z E8Sv  
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发现,他们住的房子是又矮又小的地窝子,上面搭着塑料袋、编织袋,周围是一片片的盐碱和一片片的芦苇,偶尔有几只野兔从草丛中穿过,代旭升心里感到一片茫然。 } Q)dY:xL  
当时,正值胜利油田大规模会战时期,到处都是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代旭升的情绪很快被感染,“铁人”教育和队上老师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和敬业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YY sUpX2\F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代旭升正上小班,也就是现在说的倒夜班。倒夜班,晚上是要出去巡回检查的,要跑很多的路,到处黑黢黢的,他感到很害怕。还有一个原因,他觉得上小班低人一等,当时这种心态是很普遍的,两个采油工一见面就会问,你现在干什么,我上大班了,就觉得比上小班的高一等。那么,怎么才能上大班呢,那必须业务技术过硬才行。再加上师傅说,你必须学技术,学好技术可以再上一步,这样以后就不至于上小班了,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brI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列宁的话,在今天也还是有深刻意义的。改变仅仅是从为了能上大班开始。 5L# .Wb  
这以后,工作中,脏活累活代旭升抢着干,不懂就问,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他的师傅,遇到技术难题,从不轻易放过。因为他知道,要想上大班,必须得像师傅一样,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采油工,不仅仅能巡井、量油,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掌握丰富的业务理论知识。从那时起,代旭升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就连吃饭,他都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书本。师傅见了,怕他太累,就劝他悠着点,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慢慢来,有空去理理发。这时候,代旭升才摸着凌乱的“长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HuH #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两年时间,他就全部掌握了《采油工艺》、《岗位练兵问答》等十几本书的内容,在管理局组织的“百问不倒”活动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技术能手”称号。 , FDcp$ t  
小班是早就不用上了。这时候的代旭升,已经成长为生产中的骨干和技术能手,在工作中挑起了大梁,而读书学习也已经成为他养成的良好习惯了。
3sw] JT4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6) |  浏览(9336) |  收藏
一共有 6 条评论
ctxz 2007-07-22 22:39 Says:

“对我而言,搞革新、发明是追求内心快乐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心灵的喜悦和释放。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至于各种荣誉,那只是由于幸运而得到的额外奖赏罢了。”
2003年被授予首届胜利油田技能大奖之后的代旭升,感到了巨大的动力和鼓舞,同时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面对荣誉,他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决心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创新工作中,以更大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这片深情的土地。
长期以来,油井套管气外排浪费和污染的现象,一直是制约其良性发展的瓶颈,也是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思考的一道难题。
2003年的冬天,代旭升正在研究他的发明《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当时,他80岁的老父亲和70多岁的岳母正在他的家里过冬。代旭升因忙于工作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嘱托妻子多替他尽点孝道,好好照顾两位老人。白天忙了一天的代旭升,晚上还要工作到深夜。看到即将50岁的儿子还像个小学生一样,每天拿着书本忙得不可开交。老爹就心疼地说,早知如此,当初真该让他多上几年学,省得现在这么辛苦。而代旭升上大三的儿子放寒假也在家,看到爸爸这么忙,就调侃说,老爸,你都快退休的人了,干吗还这么卖命,能挣多少钱啊?!
代旭升放下手中的图纸,看着儿子,开始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外国有个马丁·路德的,他说的很精彩:“ 如果有个人是扫大街的,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画画、像贝多芬作曲、像莎士比亚写诗一样扫大街。他应该把大街扫到让天上、地下所有的人都停下来说,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扫街人,他的活儿真棒!”
代旭升对儿子说,做什么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热爱它,什么工作都可以体现出你的价值来。儿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代旭升经过一个冬天的反复试验和摸索,终于发明了《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它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2004年还被评为胜利石油管理局岗位工人专利技术实施推广项目,先后在东辛、现河、胜利等采油厂推广使用,仅在东辛采油厂安装的15套装置,每年可收天然气200多万立方米。自2004年累计回收天然气312万立方米,折合原油6240吨,创效1200万元。
针对计量站污油池污染环境这一难题,他发明了集原油回收、除砂、防火、防盗、环保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玻璃钢污油储存罐》,目前在东辛、纯梁等采油厂82座计量站安装使用,每年创效100万元。该成果2004年获东辛采油厂科技成果二等奖,同年获国家专利。
针对抽油机井变压器下的水泥柜内裸露的石板闸刀易损坏、不防雨雪、极易发生故障造成油井停产、严重的还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问题,为此,他发明了《低压真空开关箱》,已在东辛采油二矿55口抽油机井安装使用。2004年5月到2005年5月,该成果与石板闸刀同期相比故障由107次/年下降为11次/年,提高了油井时率,合计增油190多吨,创效38万元。2005年7月获国家专利。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许多油井受地质、井筒等因素影响而无法正常生产,被放弃在荒郊野外,并面临报废。为使这些油井发挥效用,他提出用“提捞法”采油的建议,同时还创造了新的捞油工艺技术,他发明的《自动泄压式凡尔抽子》,自2004年11月起共在16口油井实施套管捞油,至今已捞油453.1吨,创经济效益90万元。该发明2005年2月申报国家专利已被受理,填补了四次采油工艺的国内空白。
代旭升自2003年获得首届胜利油田技能大奖后,把荣誉化作动力,仅两年时间就完成技术革新14项,其中获国家专利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局级成果奖1项、厂级成果奖9项,还发表技术论文2篇。两年累计为企业创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他的两项专利成果《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玻璃钢污油储存罐》在油田应用,三项专利成果《角式单流阀》、《低压真空开关》、《自动泄压式凡尔抽子》和三项局、厂成果《卡口式防盗压盘》等八项成果在东辛采油厂推广应用,每年可创效1000万元。其中,《角式单流阀》已先后在1500口油水井使用,在2005年油田举行的“咱们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的大讨论活动中被选为优秀成果,摆上了油田科技展览中心的展台。他还积极参加油田技术创新,于2004年6月参加了油田ERP原油生产源头数据库的建设,承担了采油工程项目类的全部工作,为ERP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悦/在你手中有永远的福祉/ 充满着自信
代旭升不知从哪看到这样几句诗,他说,他不是很明白,但他喜欢,这几句诗能表达他创新之后喜悦的心情。



2005年8月14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东辛采油厂的四千多名职工来说,却是一个令人倍受鼓舞的日子。
因为在这天,东辛采油厂工人技术创新协会正式成立了,工人的发明创造终于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在厂党委、采油厂领导下形成的一种学习、创新行动。这也是东辛采油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给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舞台的又一次具体体现标志着这个采油厂在实施科技兴油和人才强企发展战略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代旭升担任协会副会长。
采油厂党委书记张立同志说的好,希望协会技术骨干要充分发挥辐射源作用。像代旭升等多位在生产技术研究创新方面多有建树的同志,不仅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要通过导师带徒、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满腔热情地引导和培养广大年轻职工热衷技术创新的兴趣,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促进采油厂技能人才队伍由人才高峰人才高原的转变,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在这次协会的导师带徒签字仪式中,有7名年轻职工做了代旭升的签约徒弟,而代旭升的指导徒弟已经数不胜数。

其实,早在这次协会成立之前,代旭升已经意识到了,人才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采油方面。近年来,由于就业的压力,采油厂青工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代现象,热爱采油工作,愿意扎根一线,安心做一名优秀采油工的职工已经不多,这与整个社会的浮躁现象有关,也与油田本身的一些机制有关。尽管如此,代旭升还是把传授技艺精心带徒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在心里制定了一项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多年来,他共带徒弟59名,有2名在全国采油工比赛中获奖,5名晋升为高级技师,29名晋升为技师,还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今年他又与7名年轻工人签定师徒合同。另外,他还在网上开办了“技师之家”,同事们有什么疑难问题,随时上网与他探讨,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以解答。他还与其他同志合编了《采油工实际操作题集》和《采油地质工》,目前这两本书籍已被管理局指定为采油工必读教材。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加油田组织的工人技能鉴定,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选拔参加全国技术比赛的选手。先后担任了第四至十三届油田技能竞赛及2005年度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采油工裁判员、裁判长工作,为推动油田技术发展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是尾声

目前,油田已经进入了开发后期,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而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代旭升说,他今年50岁了,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了33年,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为油田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谈到这些,他的目光是深邃而悠远的,他感到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作者:刘平平朱向前焦新荣
地址:胜利油田东辛综合大队
电话:0546-8531609
13325066069
邮编:257094
ctxz 2007-07-22 22:39 Says: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石油工人,在社会化大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代旭升深切地感受到,敬业的态度固然重要,但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敬业的态度上升为精业的态度,才是立身之本。后来,他总结出一句名言:“多采知识才能多采油,开发油田必先开发心田”。他在给新入厂的团员青年作报告的时候,曾语重心长地说:努力学习、积累知识,是搞技术攻难关的基础,细心观察、用心琢磨,是完成技术革新的保证,而对采油工作的热爱和精业,是搞技术攻难关的不竭动力源泉。
热爱和精业,道出了代旭升三十多年来以一贯制的工作态度。
1987年的时候,代旭升在采油2队工作,他努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当中,他认为干活不能光靠力气蛮干,还要动脑子巧干,巧干的意思就是,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而衡量一个采油工水平的高低,除了考试,技术革新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代旭升智慧火花的闪烁就是从巧干开始的。
当年,代旭升负责管理链条式抽油机,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新式抽油机,但它的补油装置易出故障,平衡缸缺油时,职工要停机爬到4米高处给储油包加油,既费时费力,危险性又大。能不能改进一下,做到省力又安全呢?喜欢琢磨的代旭升又开始动脑筋了,但真要付诸行动,思想上还是很矛盾的,毕竟这种抽油机是最新式的,代表着权威,万一搞不好,失败了怎么办?
队领导知道他的心思后,就鼓励他大胆干,并且从人力、物力、时间上,给予极大的支持。有了队领导的支持,他的胆子又大了起来,头脑也好像更灵活了。
白天,代旭升在井场上观察,晚上在家查资料写方案。因为每天晚上都工作到深夜,他怕影响妻子休息,就把阳台收拾出来当书房(妻子有神经衰弱,有点动静就睡不着),一个人以忙活就是大半夜。多少次,妻子一觉醒来,已经是深夜凌晨二、三点了,阳台还亮着微弱的光,妻子知道,代旭升进展得又不顺利。为了这个革新项目,他人累得瘦了一圈,这样下去会吃不消的。可他认准的事,说什么也没用,他是决不会放弃的。妻子又无奈又心疼,就闪身进了厨房。
当妻子把热气腾腾的荷包蛋端到他面前的时候,代旭升非常感动。他说,这些年来,妻子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鼓励着他,军功章里确实也有妻子的一半。
在近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画了上百张草图,做了几十个方案,搞了几十次实验,终于研制出了《气压式加油包》,并在全局推广应用,这项成果1988年获采油厂革新成果二等奖,1990年获局技术改进成果四等奖,并作为采油厂第一个获得管理局技术改进成果写进了东辛采油厂厂志。
也就是从那时起,代旭升坚定了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奉献给他所热爱的采油事业。方向一旦明确,人们所关注的就是速度了。在创新、革新的道路上,代旭升开始了和自己赛跑。
1993年,由于工作突出,成绩优异,代旭升被聘为高级采油技师,担负着全矿的采油工程管理工作。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
那年冬天,他所在的辛68油区打了13口新井,因为没有气源对原油加温,冬天管线常常被堵。那一次正月初三大干线堵了,人工疏通了一天一夜才通开,大过年的,矿上的干部职工就那么辛苦地在现场干了一天一夜,疲惫自不必说,也严重地影响了原油生产。代旭升当时也一直盯在现场,这事也成了代旭升的一块心病,他常因此事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下决心要研制出一种电加热装置,解决这一难题。
消息一传开,有好心人劝他:“单井管线冬天易堵,这问题就连油田的专家都没能解决,你一个工人技师能行吗?”可代旭升说:“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吧,不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从那天起,代旭升白天跑现场,忙投产,晚上出设计、搞实验,脑子里全是流程和图纸,甚至连做梦都在搞实验组合。
有一天晚上实在睡不着,代旭升就从家里出来,一个人沿着辛68区块的集油管线一直走到原油的集输站辛三站。
寒冷的夜,寒冷的风,但代旭升搞革新搞发明的血却始终是热的。
连续90多天他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工作的繁忙、进入攻坚阶段实验的焦灼和紧张,一下子把他累倒了,代旭升发起了高烧。这时候,矿领导多次上门嘘寒问暖。领导的关心更坚定了他的信念,刚刚退烧,他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实验中……
一次次山重水复,一次次柳暗花明。1994年的春天,伴随着冰融雪化,他的节能电加热器也研制成功。该成果1998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当时在管理局八个采油厂中推广应用,年增油七万多吨,创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也许,数字是枯燥的,但对于代旭升来说,有什么能比他的发明创造得到大面积推广,给国家集体带来这么大的效益更令人激动更令人兴奋的呢?!
代旭升的喜悦溢于言表。渐渐地,代旭升在革新、创新这条跑道上跑得也越来越快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03年,代旭升先后完成技术革新60多项,有45项获管理局和采油厂革新成果奖,有6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技术革新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还累计为国家和企业创经济效益5000万元。
他付出了,也得到了。2003年,代旭升被授予首届胜利油田技能大奖,2004年被授予“山东省职工自学成才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光荣称号。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代旭升用行动诠释了“成功的花”,是用勤奋的汗水和奋斗的泪泉浇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