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5-10-16

别让你的爱变成一种压力

[upload=309883] *F5yGesY  
$ZJwN_28  
最近被很多事情困扰着,比如说话喜欢直来直去的我,发现被人误解的太多,人们总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显得自己思想过于幼稚。也曾经尝试着不去说,别人又会觉得你没有诚意,所以大多数人不是为自己活着,明明是为别人活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要为别人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很可笑吧,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是如此,难怪欧美一些国家觉得亚洲人的思维很有意思,很值得探讨,所以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凭借《无声告白》走红欧美文坛。[/font] uxB J5',4  
[font=宋体]《无声告白》讲述的就是亚洲与欧洲结合的家庭中一种中西教育所产生的困扰。这种困扰的结果是悲惨的,因为这个家庭最爱的孩子死亡了。一个父母都给与厚爱的孩子为什么会死去,而另外两个没有被父母那么溺爱的孩子却还健康地活着?欧美人是绝对想不明白其中缘由的,他们只会觉得这太奇特了,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他们才会那么热忱地关注这个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太多的家庭中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
[/font] q~Hg~Wzt  
[font=宋体]“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是《无声告白》的第一句,读这本书的人肯定会思考这个问题,她为何死了?为何她的父母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父母不爱她吗?是兄弟姐妹嫉妒她吗?所以这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就会一下子把你拉入到她的故事当中,让你时刻要探个究竟,可是到了结尾或许你也无法找到最佳的答案,因为当事人已经死去了,死去的人怎么会告诉你她为何要选择死呢,可是从字里行间里我们能够读出,那种无法为自己而活的现实,将会摧毁多少迷失的人。
[/font] (]e|^R#  
[font=宋体]我们都生活在人情味很重的社会大环境里,从小到大就习惯被各种“爱与期待”左右,小的时候需要刻苦读书考大学,走进社会了又要急着找对象结婚,有了家庭还要忙着生宝宝,在工作单位还要陪着笑脸期待被别人认可……这种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使我们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我们需要释放,而《无声告白》无疑是一个出口。这些压力对于莉迪亚来说还很遥远,但是她已经承受不起了,这就是莉迪亚为何选择死亡的原因吧。
[/font] q~/jT+E  
[font=宋体]其实本书首页作者就解开了谜题。作者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莉迪亚是很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所以她才会选择终此一生,这是一个好残忍的现实,需要多大的勇气,她还是一个孩子。说到压力,每个人都会有,每当我们有压力的时候,我们总会这样的劝慰自己,挺一挺就过去了,压力也是动力,有了压力才会有进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些都是我们给自己打气的理由。而现实呢,现实却是当你老了,头发都白了,你才会发觉,你所追求的,你所拼搏的其实都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因为你要成长,你要用各种解题的方式来填充你的时间,这样你才不会觉得人生碌碌无为,你才觉得活着有意义,可见小的时候这压力是父母强加给你的,而到了后来你就会不自觉地去给自己压力,顺便也给你的孩子压力,一代代将压力传递下去,这就是东方与西方的不同吧,所以西方人会觉得这样的思想很奇特,才会觉得这样的写作很有新意,殊不知,这就是现实。
[/font] _b$G(HG3  
[font=宋体]当然作为
80后作家,能够在美国获得成功,据说此书甚至超过了斯蒂芬·金,村上春树等99为大牌作家,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还有就是美国人会对笔触细腻,对家庭伦理、性别、种族等问题能够理智剖析,无疑都给作者加了分。[/font] ;w,L-C  
[font=宋体]当你最爱的人离开你时,你总会深深地自责,其实那已经晚了。当你的亲人还没有离开你时,你如果能够好好地珍惜,还会留下遗憾吗?即便会,我们也能释然!
zp-R$@C)P{  


类别: 随笔 |  评论(7) |  浏览(9148) |  收藏
一共有 7 条评论
笑看今朝 2015-10-18 16:00 Says:
谢谢新宇老师的美文哦。!
幸福海边 2015-10-17 06:01 Says:
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幸福海边 2015-10-17 06:01 Says:
拜读、分享、学习
听者 2015-10-16 23:20 Says:
有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听者 2015-10-16 23:18 Says:
    
存在一定的真实性。
登高的温石 2015-10-16 22:09 Says:
经你解读,觉得这本书真好啊!
大冶农机王中平 2015-10-16 22:04 Says:
拜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