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4 - 4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 2024 - 4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0-12-29

济三矿:奏响和谐发展乐章

蓝天白云,碧水绿树,猴子嬉戏,孔雀信步。矿井生产区清洁生产,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V&R,=by  
6?lOit  
琴棋书画,健身休闲,怡然自乐。矿井职工家属区,和谐稳定,职工安居乐业,尽享现代生活。 -R *,?0so  
)%+ye"  
走进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山东省最具幸福感企业的济三矿,从井上到井上,从职工到家属,处处展现和谐,人人感觉幸福。和谐的音符在发展的旋律中流淌…… E+W\v5h  
KYbk V&/  
关爱,从井下开始 _G TNCwR ;  
]ic`N9KW$  
“我们的工装是布料最好、精心设计的新型工作服,在胸、臂、背、腿等部位设置反光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安全醒目,在井下更容易被辨认出所在位置”。在一线工作了16年,被评为“白国周式”的班组长综掘二区的张道国这样说。 {KMu(b<N  
VMv i[A1  
井下作业环境特殊,劳动保护是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不可缺少的一道屏障。为更好的保障职工生命健康,2006年投入160万元,为井下职工制作新型工作服,从面料选择,款式设计,到换洗件数,都达到了一流的标准。在维护职工身心健康上,不仅舍得投入,而且做的到位。针对一线作业条件,该矿为一线职工配备了美国3M公司生产的3701CN型进口防尘口罩,这种装有可替换虑棉条的免保养呼吸系统防护产品,每个职工全年的使用成本就达到200元,职工戴着作业,呼吸更方便,视野更开阔。为下井职工配备“保温便携包“,在综放工作面、变电站、掘进迎头等作业地点设置纯净水饮水机,保证了井下职工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改变了以往肯干饼子,喝凉开水的历史。 YD/30'Y>0  
m3%:[<L  
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是矿党政时刻想到的大事。针对井下十八采区出现的地热灾害, 他们投入600万元,安装了2套局部降温设备,使采掘工作面由原来30℃平均降温6℃,保证了作业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25℃,维护了职工身心健康。积极优化通风防尘降尘系统,安装采煤机负压二次降尘、放煤口自动喷雾等装置,最大限度降低吸入性粉尘造成的危害。同时,还配备了防噪声耳塞、防护眼镜等多项防护用品,使职工实现全身心防护。 xbqoUWiT  
PTdgp0x3c  
“自从安装了降温设备,巷道内可凉快了,我们天天就像在‘空调屋’里作业” 。普掘工区职工杨兴磊满面笑容的说。 PEUrpAN  
`A)E_/TU  
惠民,一点不打折扣 RzLD]@} 3D  
C2mL 2  
“去二楼图书馆看书吗” ? E= a9ny<  
STn7j  
“好呀,既有图书借阅室还有电子阅览室,可以随时看书,‘网上冲浪’,真是太好了!” ckeP|B=G  
1"y@u,Uc  
“我昨天刚去了,今天要去西部的公园散步”。 0r^^o/F  
>8 |_(  
每天饭后和工余时间,学习和休闲已成为职工流行的问候语。这得益于矿上为职工创造的良好环境。2010年,投资50万元建成了260平方米的集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茶座为一体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配置电脑20台,阅览位32个,书籍7000余册,极大满足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该矿积极发挥摄影、书画等文体协会作用,灵活多样开展广场文化、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活。 F<&8*+U  
r[>hLP%at  
为使职工最大程度享受发展成果,近几年,该矿投入1360余万元用于落实改善职工就餐、洗浴、乘车环境等“28件实事”,全面整修采区办公楼、职工浴室,购置舒适豪华的空调车方便职工上下班。职工办公、就餐、住宿、乘车、洗浴条件明显改善,将职工关注的“焦点”变成了“满意点”。在职工家属区配备了多种健身设施,投入200余万元高标准装修了老年活动中心,集学习、休闲、健身于一体,成为了矿区一流的老年活动中心。 +,_K$WuI  
pg%JFh,C  
“职工想到的,矿上要办,职工没想到的,矿上想到了,也要办”。在关心职工上,该矿党政一点不打折扣。为实现职工健康查体的全覆盖,他们修改集体合同,将40岁以下的地面职工纳入健康查体范围,建立健康档案,打破了多年来煤炭行业的规定,成为公司首家实现健康查体全覆盖的单位。该矿严格落实职工疗休养政策,十年来,累计组织职工外出疗休养4337人次,让终日操劳在生产一线的职工身心得到放松和康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La/3~  
q((ieEx;  
职工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投产十年来,走访慰问各类困难职工家庭2620余户次,发放各类帮困资金694.8万元。“十助一”、“一助一”爱心助学成为长年坚持的活动,累计筹集助学金40余万元,资助近200名困难职工子女顺利走进大学校门。 Nd\fce+MG  
v`NQ6 h  
从井下到井上,幸福的感觉不打折。如今,这已是济三矿职工工作生活中的真实体会。 ix&F4 {G.  
o#KSjg ^~  
工作,更有学头奔头 xO;o dH  
IoA7|"ND  
“快看,杨滨和苏振涛都上‘光荣榜了,这是夫妻状元’!” .Mm4E6?yIQ  
p[dlwi#o  
“听说奖励了好几万呢”! Y4ZOE'od  
DMpj y[  
“咱也要好好学技术,争取也上‘光荣榜’!” :8%;?lt  
R>tl-{ l  
近日,该矿新闻中心主办的第131期《济三矿讯》刚发到班组,就在职工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职工所说的“夫妻状元”指的是该矿煤质发运科的杨滨和煤码头德苏振涛夫妻两人,因在集团公司第五届职工岗位技能比武中双双取得第一名,既得到集团公司表彰,又各自拿到矿上1万元嘉奖,实现了“名利双收”。 "d 1;L  
jW1,XdL  
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不仅要让职工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更重要的是打造良好平台和环境,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技能,实现职工和矿井“双收益”。 AwRw  
kd]$5+  
实施职工素质培育工程,将提升职工素质作为长抓不懈的任务,实行职工技术比武活动“常态化”,把重点放在职工掌握知识,提升技能上,建立机制,引导全员学技术,练本领,提素质,每年参与技术比武的职工都在3000人以上。十年来,矿井培养出各级优秀技术、技能专家554人。职工王维良、闫淑伟、王民分别被评为山东省、济宁市和集团公司首席技师。 <V|ZHP<c  
FY.;q%Va{  
创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建立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先后对23个岗位进行公开招聘,营造了晋升凭能力、岗位靠竞争的选人用人环境。对地质水文、安全工程等专业特殊人才订单式培养,送出近百名职工到高等院校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大学毕业生档案,进行跟踪培养,指定学科带头人或优秀技术人员手把手、一对一培养,快速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和实践经验。并在公司率先实行大学毕业生安家费和试用期制度,营造了机制和待遇留人的良好环境,使职工工作有学头,生活有奔头。(李苏华 江记文) * %64bG\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16424)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