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界有句流行语:“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bqv^]I S;.
我从来没有听到有人对此持有异议。相反,总是有人将之视为公理,并作为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的入手点。因此,招聘、面试、培训,以及调整、解聘等,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企业最重要的工作。甚至经常有成功企业的老板扬言:把我现在的一切都毁掉,只要有我的员工在,我可以照样重塑辉煌。当然更有不少失败者将企业的失败归罪于下属(企业人才)的不济。
J^Z
E
这样的认识不独企业有,政府也以为然。比如,有不少经济中心城市为了解决后续竞争发展问题,不仅网络名校前来办各种学位班,还以特惠条件在山清水秀之处辟出大片土地吸引名校在此办分校,冠之为“XX大学城”。 C~ez=
所有资源都具有流动性 C][l3w>
成功的老板如果三五年内经营得一塌糊涂,直至彻底毁掉,你真的相信他还能再塑辉煌吗?事实上,不等企业彻底毁掉,“炒鱿鱼”恐早已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请快餐了。 j\3W@HK
即便办了几所真大学,就能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了吗?若真那样,西安、兰州等院校云集的城市经济发达程度早就应数倍于深圳、东莞了。 ~5NlX. IM
在一个组织中,人才也只是众多影响组织效率的因素之一。具体到企业,除了人才外,资本、技术、产品、信息乃至机遇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要素。抛开阶段性“短板”考虑,将所有这些资源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组织制度(机制)才是更为基础而重要的。在市场经济中,所有资源都具有很强的可流动性,而其流动所遵循的规律是:流向使其价值状态增高的方向、场所。所谓“惠普之道”称:创造一个好环境,相信员工会努力。我理解其潜台词包括: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O&_.r7e |